彰化情懷
「聲緣」深厚53年

國聲電台用聲音與縣民搏感情
  60年代初期,前省主席謝東閔推動「客廳即工廠」的小康計畫,多少彰化縣民一邊織襪子、釘鞋底、踏沖床,一邊聽林安娜的「勞工俱樂部」,減輕了辛勞。 74歲的埤頭鄉葡萄農許炳老先生,年輕即聽國聲廣播,袖珍型收音機就插在皮帶下。跳過灌溉渠道,收音機落水報銷,如今使用的是第5架。還有農民,把小收音機掛在牛角上,人牛一塊聽節目。 像許炳般隱性存在的聽眾,不知凡幾。八月間,國聲舉辦「廣播的歷史照片展」,慶祝和縣民結緣53年。多少許炳一樣的聽眾,為了親近既親切又陌生;既陌生又親切的電台,生平第一次踏進會場所在的文化局。

  民國41年,為了反制大陸對台廣播,加強反共抗俄宣傳,政府開放台北、台中、彰化、台南四個地區設置廣播電台。退伍在即的通訊軍官朱劍秋、孟爾典、陳道材得知,提出申請。
  老長官─裝甲兵司令蔣經國鼎力相助,取得架設許可。原先計畫設在台中,但是中聲電台早一步登記,便轉到彰化來。朱劍秋的太太蔡玲回憶,初期經費籌措不易,沒有房舍,借用彰化高商閒置倉庫。最重要的發射設備自製,僅有0.5KW,天線高度也不足,一切因陋就簡,無法講究品質,42年5月開播時,只求播得出聲音。

草創維艱 事事克難
  草創時唱盤只有一個,唱片還得找美國新聞處借。那時唱片很罕見,還好有些獎券行老闆是電台客戶,朱劍秋看他們在店門口播放輕音樂,就向他們買回來用。當年收音機品質也不怎樣,擁有一架一年還得繳30塊錢的執照費。政府收這筆錢,對電台卻沒有任何補助,國聲的收入全來自廣告商。朱劍秋夫婦帶著業務員,從輪胎、獎券行拉到金十字胃腸藥廣告。
  四十三年搬到八卦山現址,組織逐漸成形,設置業務經理、播音主任、工程師,那時大佛還沒有影子。後來建了大佛,前邊百公尺高的電塔,下方即為國聲電台。電塔居高臨下, 設備也日臻完善,播音品質提升。
  國聲,是全台最早的民營電台之一,在彰化縣獨大30多年。在缺乏娛樂的當年,50歲上下的縣民,可以說是聽著國聲節目長大的。
電台主持人家喻戶曉
  節目,就要有主持人。四、五十年間,電台主持人不僅家喻戶曉,更是高尚行業。年長者參觀電台,女主持人親切接待,回家趕忙央人為他兒子說媒。還有廠商被甜美嗓音感動,請媒人到主持人家,為愛子提親。
  傳奇的真象是,肥水不落外人田。為了抵制匪播,國聲一天播音21小時,男女播音員朝夕相處,日久生情結為美眷的有8對之多。
  61年,國聲首度大規模招考播音員,100多人報名,還向社教館借用場地試音。先透過麥克風篩選,通過了再用錄音機錄下聲音,就咬字是否清晰、音色、音質如何,選出適當人選。電台國語、台語節目都有,雙聲帶的才有錄取機會。有趣的是,上榜者國語都還不錯,需要加強的反而是台語。
  當年傳播事業不發達,傳遞消息以廣播最為快速,擔心反對人士滲入,傳播不當言論,政府管制相當嚴格。電台用人要經過警總篩檢,就怕思想出問題。
  其實,行政院新聞局成立前,節目、人事以至於安全,都歸警總管理,不僅日本歌不能播,諸如「何日君再來」、「上海歸來的莉露」等大陸老歌也在禁播黑名單上。

電台影響力驚人無比
  那年代,少有娛樂活動,國聲在縣內又是僅有的電台,廣告賣得好,舉辦郊遊一次10幾20輛遊覽車是常事。陣容最浩大的一次,是到慈湖謁陵,有7、8百人參加,把兼任領隊的幾名主持人累得人仰馬翻。
  播音員能夠有多紅?60年代許錫圭做紅中午12點到1點的時段,聽眾來信一天天增加,一天居然可以收到1萬1千多封,還有從澎湖、金門甚至烏坵寄來的。辦活動,人數一次一次增多,有次辦八卦山健行竟然有一萬人報名,「山頭幾乎給聽友踏平了!」那種盛況,不是現在的主持人可以想像。
  播音員影響力如此,電台記者也不遑多讓。56年世界新專畢業,林棋進入國聲。記者公會不到20人,只有他是電台記者,人固然少,影響力不輸報紙。「記得我寫過彰化一個游泳池水質不佳,很多人去游泳得到結膜炎的新聞,提醒聽眾注意」,林棋說,「新聞播出第一天,游泳池的老闆還告訴別人不要管,反正沒人會聽,播出兩天後沒有人敢去游泳,老闆很緊張,趕快請人來拜託不要再播了,他會改進的」。
  50年開始,國聲舉辦歌唱比賽,方式是客戶提供經費贊助廣告,聽眾購買他們的藥品,憑空盒報名。有的一盒60塊錢,大約現在2、3千元,雖然所費不貲,每年還是有上千人參加。
  比賽分淘汰賽、初賽及決賽,整個過程現場轉播。為了參賽,個個盛裝赴會甚至租用禮服,為的只是上台唱首歌。聽眾歌唱之外,電台也拿報名費邀請著名歌星演唱以廣招徠。
  等到有了電視,廣播吸引力日漸降低,廠商也把廣告經費挪走。歌唱比賽沒有廣告支持,自然辦不下去了。立委林滄敏回憶,他讀高中時曾參加歌唱比賽還贏得優勝,津津樂道至今。50歲的彰化市長溫國銘說,省主席謝東閔提倡客廳即工廠,他家做沖壓代工,邊做邊聽林安娜的勞工俱樂部,撫慰出賣勞力的辛酸。

聽友們心靈與生活的寄託
  傍晚講古,一家老少沈醉在「廖添丁」、「周成過台灣」的曲折情節裡,有時捧著碗,忘了扒飯。學生交談、三姑六婆聊天,劇情正是重要話題。50歲以上的彰化人,都聽過晴風的「美麗人生」、林秋標「友情的世界」。星期假日打開收音機,還有林棋的「快樂人生」,聽歌之外更講授做人的道理。
  電視尚未問世前,主持人的仰慕者很多,信件多得拆不完,熱情的聽眾甚至寄來金項鍊致意。聽眾感情波折或是事業出問題,來信請教對策。有的生病,也要問看看去那邊求醫好。
  聽眾厚望如此,主持人工作環境並不理想。林安娜回憶,播音室沒有冷氣。夏天放一大塊冰塊在水桶裡,開電扇猛吹降低溫度。一旦唱機用的鋼針缺貨,只得買竹針替代。有時連竹針都不夠用了,主持人還得利用播音樂的空檔,趕快把竹針削一削,拿砂紙磨尖再用。

以深厚的情誼堅持下去
  電台好景,在58年電視逐漸普及之後慢慢退燒。中廣開始播出廣告,對民營台更是一大打擊。有線電視林立,廣播頻道一再開放,許錫圭感慨,要找回昔日電台與聚眾互動的熱烈,已經不可能,「畢竟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董事長蔡玲也說,中廣播廣告初期,把國聲等民營台的廣告都分走了。早期中廣拿政府的補助金,不做廣告。後來經營方式改變,開始接受廣告,而且他們是全省聯播的電台,大客戶一下子被他給搶走,獨佔大部分的市場。民營台生存不下去,聯合起來向政府反映,也不了了之。
  任職國聲節目主任17年的劉志強說,幸而一台獨大時國聲和聽眾打下深厚感情基礎,聽眾不至於一下就不聽廣播;再則電視也不方便時時收看,電台努力,仍有生存空間。
  95年8月間國聲電台舉辦「廣播的歷史」照片展,成百上千的聽眾為了回顧聽廣播的溫馨時日,趕到不曾跨進的文化局大廳。藍華、郭梅、王萍等主持人出現,靦腆的他們聽音辨人;雖然沒見過面,但是彼此已經都很熟悉。
  電台和他們搏感情,究竟有53年了!

版權所有:彰化縣政府 地址:50001彰化市中山路二段416號•電話:04-7222151•傳真:04-722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