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產業思想起
 

彰化發展起源於鹿港港口

  康熙23年(1684)台灣納入清朝版圖,沿海居民渡海來台。大批泉、漳、潮移民開墾彰化平原,鹿港成為重要登陸港口。
  乾隆49年(1784)鹿港設立「正口」(清廷詔准設立正式的港口),列為台灣與唐山對渡的三大口岸之一,街市聚落迅速成長。一府二鹿三艋舺,說的就是鹿港繁榮程度,僅次於台南。
   早期碼頭地區─埔頭到車埕間,無法滿足港務需求,乾隆後期另闢新市街以連接各區,即為「不見天街」五福大街,也是現今的中山路,長1公里多的帶狀式商業大道。

  

廟宇、人文匠師、小吃
  鹿港有3多:廟宇多,人文、匠師多,小吃多。
  廟宇多,因為先民渡海來台須經俗稱黑水溝的台灣海峽,危險萬分。恭請神明保佑,才能安全抵台,踏上台灣第一步的鹿港,因而有數步一廟宇的特殊景觀。
  鹿港人,文學飽滿,才氣縱橫,史料記載文開書院培育6位進士、9位舉人及100多位秀才,匠師更是才藝卓絕,精通木雕(神佛像、神轎、建築)、錫雕、彩繪。鹿港也是全台薪傳獎得主最多的鄉鎮。
  鹿港開發早,有句俗諺:「頂到通霄,下到瑯嶠(恆春)」說明該地貿易之鼎盛,百貨充盈,各行各業蓬勃發展。
   鹿港保有歷史古蹟及傳統建築甚多,光復後,木造家具、佛具及神轎名揚全國,吸引消費者採購。

  


家庭代工帶動在地產業發展
  60年代,省主席謝東閔推動小康計畫,提倡「客廳即工廠」的經濟政策,家家投入代工,產生不可小覷的經濟產值,締造彰化成為中小企業大縣。
  社頭鄉有3多:芭樂多、襪子多和董事長多。
   社頭芭樂品種多,有土芭樂、泰國芭樂、水晶芭樂、珍珠芭樂,是芭樂重要產地。
  
   社頭生產的襪子,佔全台市場7成,也外銷世界各國,全鄉過半數家庭投入織襪業,負責人名片皆印董事長、總經理頭銜。董事長之多,別處罕見。
   員林工業發展,以蜜餞及食品加工業為主。蜜餞是帶動該鎮經濟繁榮的原動力。60年代是興盛時期,工廠百家以上,銷售世界各地。

  


和美紡織 風行一時

  和美紡織,始於日本統治台灣末期,殖民政府推動棉花種植和棉紡織業,和美人因勤奮與因緣際會。36年,美國經援棉紗,和美紡織起飛。60年代政府推動代紡代織,機械設備也由手動、無梭進步到針織。技術大幅躍進,生產風行一時的格子布、提花布,奠定紡織業厚實基礎,贏得和美織仔美名。
   除了和美織仔外,75年至82年間,全球洋傘10支就有8支台灣製造
,台造的半數,來自和美。

  

未來產業經濟蓬勃發展  

  縣內產業多元化經營,產品精緻,符合國際水準,出色的包括自行車、工業機械、五金、生物科技、橡膠業、食品產業、玻璃科技等。
  未來,彰化縣產業仍持續進步,彰濱工業區進駐廠商達7成、溪州工業區積極招商、二林精密機械園區審核通過設置、爭取中部科學園區彰化衛星園區,及已設廠的矽品公司。
   更有各式食品飲料產業在彰化茁壯,例如康師傅、維力炸醬麵、波蜜果菜汁、老虎牙子...等,活力十足的產業發展,造就彰化產業益發多彩多姿。

  


版權所有:彰化縣政府 地址:50001彰化市中山路二段416號•電話:04-7222151•傳真:04-722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