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可口的龍口粉絲,是鄉親共同的成長記憶。無論是柑仔店的粉紅色網袋、超市塑膠袋裝,甚至是市面上多種冬粉泡麵,都是龍口的產品。
38年,龍口粉絲由老董事長張養民在台北市同安街做起。北部潮濕,仰賴陽光曝曬的冬粉難以增產,便於44年工廠移遷到北斗。
老董事長夫人,也是現任董事長張黃真珠回憶,北斗廠開工時,她即使上廁所也要不時地往屋頂上瞧,因為當年屋頂是用甘蔗葉搭蓋,煮冬粉時冒出的火星就怕落在屋頂著火,大家總是小心翼翼。
颱風來襲更是緊張,借竹子支撐牆壁,辛苦難以言喻。後來蓋了水泥廠房,才不擔心屋頂燒起來、牆壁被吹走。
60年代中期之後,正逢工業轉型,人力開始缺乏。為了節省成本,張養民研發半自動式機械取代人力,先後興建冷凍庫,並研創全國第一台粉絲隧道式乾燥機,便於乾燥,粉絲才不至黏在一塊,產量遂為大增。
54年,研發空中盤旋式輸送帶吊掛冬粉,偌大的廣場曬滿冬粉,懸空隨風飄動。省主席謝東閔曾專程前來觀摩,轟動一時。
龍口粉絲總經理張中光表示,粉絲原料不同,品質、價格也有優劣之分。使用的原料雖然差不多,但不同的原料品質及綠豆澱粉搭配馬鈴薯澱粉比例的差別,造就全然不同的產品。
龍口粉絲遵循古法,使用簡單的綠豆澱粉和水,完全不添加化合物,久煮不爛、晶瑩剔透、新鮮爽口,不但健康養生,更是低熱量,廣受主婦喜愛。
員工開心地投入工作
由於製作過程需大量人力看顧操作,十分忙碌,因此特別規劃除中午休息時間外,於上午下午皆另有休息時間,讓在生產線上忙碌不止的員工喘口氣。休息時員工拿出各自帶來的食物,愉快地聊天相互分享,十分融洽。
19歲進工廠,待到現在60多歲,都當阿嬤的許秀卿笑說:「看我們這麼快樂,就知道老董事長的名字取得真好,你看看,張養民,讓大家生活都過得很好哪!」
冬粉的無限可能性
以前冬粉總是一大布袋扛回家,再泡水剪成一段段,老董事長研發小包裝,一球冬粉正好吃一餐,如此便利作法,卻不為市場所接受。董事長夫人張黃真珠說:「只得在北斗大菜市場發送小包裝冬粉,一包一包請人試吃」,才慢慢改變消費習慣。
除了讓人試吃外,當年龍口粉絲使用許多不同行銷廣告手法,年輕時的張黃真珠,嬌俏可人,曾撐著冬粉做成的洋傘,也穿過冬粉做的裙子,打扮成「冬粉西施」,為龍口粉絲創造獨特的品牌形象。
為挑戰紀錄,表現龍口粉絲真材實料的好品質,突發奇想做了長達202公尺的長粉絲曝曬於廣場,熟粉絲長而不斷,顯現龍口粉絲的好品質,讓當時附近居民蔚為奇觀,無不驚艷。
用心製造獲獎無數
42年,龍口粉絲外銷美國,是國產粉絲首例,各報大力報導。
78年獲得中華民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頒發「傑出食品工業企業家」,83年榮獲中華民國第二屆傑出中小企業董事長。88年,通過ISO9002國際品質認證。94年率先推出有機冬粉系列,95年通過HACCP產品危害分析管制之國際品保驗證。96年,更獲台灣百大消費品牌獎與世界食品評鑑頂級金牌獎大賞,另亦通過中國回教協會HALAL認證,97年將產品無味精化,讓消費者吃得更加有保障。
如今龍口粉絲外銷3、40個國家,深獲外國人好評,紅色商標的龍口粉絲獲獎連連,締造了同類產品之最佳口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