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濁水溪整治計畫 魚蝦重回東螺溪
蔥綠河畔,飛鳥在淺灘覓食嬉鬧,這是記憶中舊濁水溪的畫面,曾幾何時,美景不再,工廠廢水取代清澈河水,河堤邊孩童的嬉鬧聲也消失了,大家都對這條溪流敬而遠之。幸好在過度工業化的現在,人們重新檢視對環境的傷害,舊濁水溪的問題也得到重視。
南彰化的灌溉之母
舊濁水溪就是古稱的「東螺溪」,流經彰化平原的農業精華區,沿岸農、畜牧、養殖業發達,堪稱孕育彰化的母親之河;舊濁水溪過去主要為灌溉及排水用途,因此流域周圍的排水系統及水圳系統十分發達,是南彰化農業灌溉的重要命脈。
舊濁水溪綜合水岸計畫的工作範圍以舊濁水溪排水流域為主,集水面積約177 平方公里,主流長度
工業發展 美景不再
近幾年工商業越趨發達,都市發展快速,舊濁水溪受到工廠廢水污染,而氣候不穩定也造成水源不足的問題,中、下游水量被攔取灌溉,河道流速緩且少,甚至多段河川呈現嚴重污染狀態,過去綠川美景不再,只剩嚴重污染後的滿目瘡痍。 經調查發現,舊濁水溪的水質雖然因污染而改變了水域生態,但部份蜿蜒河道的溪床灘地植物豐富,具有歐美河川多樣風貌的雛型,且鄰近陸域農田、漁塭仍存有多樣化的鳥類資源;舊濁水溪流經多個城鎮,對外交通十分便利,若經過妥善的整治規劃,除了有益於環境保護之外,也極具觀光遊憩潛力,是一件非常值得持續努力的目標。 為改善舊濁水溪整體排水系統的水質、恢復水域生態、提昇人文休憩空間,彰化縣政府遂推動「舊濁水溪綜合水岸計畫」,重塑自然景觀與親水空間,改善水岸環境,增加民眾休憩空間,達成治水、利水、親水、活水的目標。 舊濁水溪綜合水岸計畫是為配合中央政府推動「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與「臺灣城鄉風貌整體規劃示範計畫」,期望規劃出最適切的舊濁水溪綜合水案環境策略,以重現舊濁水溪原有風情。
對於舊濁水溪整體改善的實際執行方案分成四項:
1. 底泥清淤再生處理:清理沉積於舊濁水溪溪底的淤泥,因多為畜牧廢水所沉澱之有機污泥,利用河岸旁的公有土地或垃圾掩埋復育公園等地,作為污泥消化及堆肥處理的空間,讓污泥再生利用,廢棄物創造新價值,還可有效改善水體水質及恢復河川自淨功能。
2. 綠色能源永續利用:根據實際勘查結果,觀察到在灌溉引水的制水閘門上游端,水體有異味產生,而制水閘門下游端則無異味產生;顯示水體經高度落差跌落後,溶氧量提高,異味問題即獲得改善。依據氣候統計資料,彰化地區的日照時數及風力條件良好,具有發展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等綠色能源的潛力,因此未來將利用低功率的曝氣設備,來提升舊濁水溪水體溶氧量,避免異味產生,而低功率的LED 燈具,可美化河岸與照明,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
3. 水質淨化環境營造:建置人工溼地、礫間處理或人工浮島等水質淨化處理設施,搭配整體環境營造,提供生物豐富的自然生態區,提昇環境景觀美質,不僅恢復舊濁水溪美麗面貌,也打造親子環保教育、全家休閒遊憩的空間。
4. 伏流水回歸東螺溪:利用彰化縣政府最新開發出的「伏流水收集技術」,將舊濁水溪沿岸潛藏的伏流水,引入溪內,以達到水質改善及增加水源的效益。
為了改善舊濁水溪之水質,除了河川自然淨化功能外,亦可利用簡單曝氣設施增加河川溶氧,改善臭味問題。但應用曝氣設需用到電力,計畫構想以綠色能源替代市電,達到系統內自給自足又可節能減碳的雙重效益;同時還具有環境教育意義,為來可成為戶外教學最佳學習場所去處。
未來舊濁水溪結合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小水力發電等綠色能源,設置低功率之曝氣設備,除可改善水體水質外,亦能推廣彰化縣政府節能減碳政策,藉由整體水岸綜合規劃,設置觀察廊道,供環境教育導覽解說。
針對舊濁水溪的整體策略構想,彰化縣政府以「東螺川清串人心,濁水變妝出綠金」為願景,期盼未來建設舊濁水溪為生產、生活、生態三者共生的永續發展環境,結合城鄉風貌營造、水質淨化、節能減碳、遊憩休閒及教育宣導等功能,打造一個優質的無惡臭、無垃圾及多元的親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