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彰化
台灣新文學之父文化館
賴和紀念館

 過大肚溪橋進入彰化市,在金馬路與中山路的交叉口,就可以見到聳立在三角地上的地標「賴和紀念碑」。縷空雕有「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著作〈前進〉,是1座兼具文學、文化、時代與彰化的景觀地標,代表文人反奴役、爭自由、爭人權的人道精神,為斯土斯民作了最好的文學見證;所以到彰化,賴和紀念館非走一趟不可,既能瞭解賴和一生,也可一窺早期台灣文學發展的全貌。

台灣新文學在地紮根
 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1994年成立,由賴和長孫賴悅顏任第1屆董事長;次年成立賴和紀念館,館內藏有完整之賴和遺物、藏書、字畫、手稿及相關文獻,並且陸續蒐藏、展示彰化地區早期作家之手稿文物。

 賴和文教基金會暨賴和紀念館成立的宗旨即在於秉持賴和精神,發揚台灣文化。為了讓文化紮根、落實本土教育,幾年來持續不斷地積極推動舉辦各類相關活動,盼文學種子能回歸到孕育生長的土地上,萌芽並茁壯;也讓民眾重新認識台灣的人文之美,重視自己的鄉土,關心社會周遭變動事務,進而對台灣文學、文化有更深入的瞭解,正確的去認識台灣文學中存在的文化美感。

賴和的一生
  賴和本名賴癸河,一名賴河,1894年5月28日出生於彰化,筆名有懶雲、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等。幼年習漢文,舊文學根柢深厚,16歲考進總督府醫學校,1916年在彰化建立賴和醫院,開始懸壺濟世的生涯。1918年2月前往廈門,任職鼓浪嶼租界的博愛醫院;1919年7月退職歸台;在廈門期間感受到中國五四新文學運動對於文化、社會的影響力。

 1921年10月加入台灣文化協會,被選為理事;1923年12月因「治警事件」第一次入獄;1925年12月發表第1首新詩〈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的同志〉,自此積極投入台灣新文學的創作。1941年12月珍珠港事變當天,再度被拘入獄50日,獄中以草紙撰述〈獄中日記〉,反映了殖民地被統治的無奈沈重心情,後因病重出獄。1943年1月31日逝世,得年50;賴和的一生不斷的從事文學創作,作品非常豐富多樣。

蒐藏彰化早期文學文物
 賴和紀念館位於彰化市中正路一段242號4樓,館內藏有手稿、藏書及個人生活用品3大部份,並由醫生、文人、學者分別以文字及影片做導覽,內容包括賴和紀念館的成立、生平掛圖、手稿、手跡、彫像、銅像、毛玻璃上的題字、診療器具、藏書、工具書展示櫃、文物展示櫃、「浩氣長存」匾額及相關著作等,最為特殊的是,有許多書籍可以公開取閱,提供參訪者研究。

 賴和除了新詩、隨筆雜文及舊詩詞文多種外,亦是台灣新文學發軔期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可以說是台灣現代小說的奠基者;對近代在地文學、鄉土文化、環保教育、醫學與人文之貢獻,功不可沒,值得大家共同來研究、學習。

 
版權所有:彰化縣政府 地址:50001彰化市中山路二段416號•電話:04-7222151•傳真:04-726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