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出發 彰化最棒
目標協助青年在就創業的過程中有源源不斷的創意,進而產生帶動彰化發展的動能,活絡區域產業,更連接世代共進、社會改造等相關議題。

內容彰化建縣近3百年,如何讓古城有新的力量,青年人的創意尤其重要,透過論壇舉辦、釋出合適空間,協助青年能留在彰化深耕,一起努力讓彰化縣成為友善青年的城市。

成果/進度
(一)彰化縣推動永續經營企業服務計畫:為使在地青創蓬勃發展並對接國際永續趨勢,擬透過辦理彰化縣青創企業輔導媒合、青年永續發展與創新創業系列活動等,促進在地對話,並將成果彙整為本縣青年永續發展暨創新創業藍圖,在打造青年創業更多可能性的同時,也倍數放大青年影響力,型塑永續動能。111年度共辦理2場次青年永續發展創新創業知能建構系列活動,透過邀請知名永續創業家與各領域企業高階主管來分享永續創業、責任消費相關的趨勢及案例,與參與民眾溝通分享永續發展與青年創新創業的勾連,刺激在地社群思考永續與創業連結的可能,合計128人參加。
(二)鹿港/和興青創基地:為活化修繕完竣之老屋,並扶植在地青年創業,以鹿港老屋作為青年創意基地之場域,採公益換租模式,徵選進駐者。
1.鹿港青創基地:場域分別為「長源醫院」、「摸乳巷黃宅」、「金盛巷施宅」,並於109年8月30日辦理說明會,現場吸引超過70位民眾參與。縣府為活化修繕完竣之老屋,扶植在地青年創業,透過「歷史老屋活化再利用補助計畫」與老屋屋主簽訂5年使用契約,作為青年創意基地之場域,進駐者亦以公益換租模式,換取場域使用權,並推動公益換租相關活動。目前「鹿港老屋青創基地」分別為鹿港中山路「長源醫院」,進駐者為小本愛玉豆花行;摸乳巷菜園路的「摸乳巷黃宅」,進駐者為恬事有限公司;以及鹿港九曲巷的「金盛巷施宅」,進駐者為力野茶陶所。公益換租合約執行至112年12月31日止。
2.和興青創基地:為扶植青年創業、空間再利用,以和興派出所宿舍群作為青年創意基地之場域,分別為「108-2號」、「108-3號」、「108-4號1F」、「108-4號2F」、「108-5號1F」、「108-5號2F」、「108-6號」、「108-7號」、「108-9號」,於109年10月24日辦理說明會,現場吸引超過80位民眾參與。
3.和興青創基地有9家青年業者進駐,於110年9月16日正式開幕,舉辦「開幕慶促銷月」活動,民眾反應熱烈,並創造促銷月活動期間(9/16-10/31)百萬業績。
4.進駐店家匯集9位青年創業精神,有與鹿港在地藝師合作的選品店、熱愛海洋生物皮革創作、鰻魚產業文化的推動、致力於再生品設計、發掘傳統技藝的自製手作品、開發季節與節慶手做甜點等,均具有品牌獨特性,商品內容充滿青創者巧思、創新與手作溫度。透過宿舍群為核心,將鹿港深厚的傳統藝術底蘊、生活文化結合青年洄游創意,打造彰化首座青創基地,初期以公益換租為營運模式,鼓勵在地青年創業結合店鋪特色辦理公益活動,強化在地文化之連結,回饋給社會大眾,同時減輕青年租金成本的壓力,達到雙贏效益。
5.原9家青年業者進駐,因公益換租契約至111年12月31日屆滿,規劃自112年起採OT方式委由民間機構營運,期藉由導入民間專業管理經驗,強化市場行銷,以發揮青創基地整體綜效。目前正進行議約程序中,預計於112年3月完成簽約及點交。後續將由營運廠商依契約提出投資計畫書送審,並據以進行園區整修及對外營運。後續將持續督促廠商加速進行規劃,早日以嶄新風貌呈現基地風采。

 
和興青創基地入口意象   青創基地與《糕粿印象》形成美麗的夜景
 
110年9月16日縣長與會和興青創基地開幕式記者會   AMARTSHOP:心繫彰化的吳珈瑩以「彰化好物」為主題,打造新型態的選物店,結合在地職人,將屬於「根本」的傳統文化,帶到年輕人的生活中,傳遞每件作品背後的故事,並以新穎的店面風格、擺設,拉近古老工藝與年輕一輩的距離
 
白玥窯共創空間:陶藝夫妻檔楊登茗與李于婷夫妻,白玥窯工作室期望「藝術生活化」,茶要品過,而陶器要使用過才會成為文化,夫妻倆回憶恩師所說,成為文化的三大要素為:量化、數量、時間一一要夠多人去做、做出足「茶時尚」的文化   參先生工作室: 執行長林純瑜,參先生,參音同於臺語的「衫」,而「先生」在日文當中有老師之意,「參先生」的意思即為向「衫」學習。在純樸的鹿港小鎮,林純瑜與創業夥伴們為在地文化打拚,也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剩布「慢時尚」
 
ESG系列講座第一場-永續是門好生意!那些永續創業教我的事   ESG系列講座第二場-永續也能翻轉一級產業!讓ESG也能成為彰化青創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