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文資修復展風華
目標
本縣辦理多件文資修復工程,針對建築本體及周邊設施辦理修復工項,以有效保存本縣歷史建築,延續有形文化資產之生命。
內容
本縣文化局積極向中央申請經費挹注,發揮文化資產修復類工程發包執行最大效益,經過1年多的努力,本縣109年有形文化資產修復工程截至10月止,開工案件數共計6處,竣工案件數共計2處,相較104至108年來每年平均開工1.8處,開工件數明顯大躍進,且均獲各大媒體正面報導。110年開工案件數共計3處,竣工案件數共計4處。111年開工案件數共計5處,竣工案件數共計4處。藉由辦理開工及竣工典禮,於祈求順利圓滿之際,凝聚政府及地方民眾之力量,共同為文化資產保存努力,一同傳承本縣彌足珍貴的歷史及文化故事,帶動地方繁榮,重現彰化縣文化資產風華。
成果/進度
(一)開工典禮14案:
1.縣定古蹟永靖忠實第修復工程:彰化縣定古蹟「永靖忠實第」有160年歷史,是邱姓家族在彰化開墾的重要據點,永靖忠實第分別由兩棟傳統閩南建築構成,雕刻、彩繪、磚造皆有一定水準,建築物上之泥塑、剪粘、交趾陶更具備特殊工藝價值。本案文化資產局核定總經費計4,200萬元,該局補助85%,工期計490日曆天,於109年2月12日辦理開工典禮。
2.鹿港和興派出所宿舍修繕再利用工程:該計畫以和興派出所宿舍群為核心,結合歷史建築和興派出所,朝向鹿港青年創意基地及鹿港鹽業歷史產業館為目標,利用現有歷史建築及宿舍群修繕,建立文化資產保存、鹽業產業的認識、青年洄游的創意、社區生活的服務發展等多面向,作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推廣據點。本案文化資產局核定總經費計3,252萬8,642元,該局補助80%,工期計300日曆天,於109年2月15日辦理開工典禮。
3.縣定古蹟鹿港鳳山寺修復工程:鹿港鳳山寺為地方開發和相關移民史的寫照,極富歷史文化資產價值,89年被指定縣定古蹟後,105年因火災毀損嚴重。本案文化資產局核定總經費計2,500萬元,該局補助75%,工期計450日曆天,於109年2月23日辦理開工典禮。
4.歷史建築鹿港十宜樓修復工程:十宜樓極富歷史文化價值,民國90年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由於長期受外力作用,損壞嚴重。本案文化資產局核定總經費計4,500萬元,該局補助75%,工期計540日曆天,於109年3月13日辦理開工典禮。
5.千帆入港─再造鹿港歷史現場─福興穀倉歷史場景再造營運中心修復工程:福興鄉農會成立於1924年,現由彰化縣文化局管理,辦理活動、展覽、參觀等用途。本案文化資產局核定總經費計4,500萬元,該局補助80%,工期計300日曆天,於109年5月27日辦理開工典禮。
6.文開書院漢學中心工程:以鹿港文開書院為中心,活化書院空間,重現傳統詩歌、文學、藝術、戲曲等人文精神,作為傳承華人文化的交流平台。本案文化資產局核定總經費計915萬3,000元,該局補助80%,工期計120日曆天,於109年7月22日辦理開工典禮。
7.歷史建築彰化梨春園曲館修復工程:梨春園於民國95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為彰化著名的北管曲館,也是現存彰化市最古老的北館樂團。本案經核定總經費1,466萬元,補助75%,工期計450日曆天,於110年9月17日辦理開工典禮。
8.國定古蹟聖王廟修復工程:聖王廟於民國74年指定為國定古蹟,主祀開漳聖王,清乾隆26年(1761)建廟於縣城西門附近,為漳州七縣移民的信仰中心。本案經核定總經費1,404萬8,107元,補助70%,工期計360日曆天,於110年1月14日辦理開工典禮。
9.芬園庄役場地方創生文化環境營造計畫:芬園庄役場於民國103年指定為縣定古蹟,建築本體為一「ㄇ」字型,整體風格充滿日治昭和時代臺灣現代建築的藝術裝飾風格(Art Deco)元素,其為舊時芬園鄉公所。本案經核定總經費4,500萬元,補助80%,工期計360日曆天,於110年12月25日辦理開工典禮。
10.聚落建築群彰化中興莊緊急搶修工程:彰化中興莊於民國99年登錄為歷史建築,101年被國防部選定為全國13處眷村文化保存區之一,後於110年調整文化資產類別登錄為聚落建築群,全區未來將朝青創基地、藝術展覽空間、眷村歷史故事館、眷村住宿及美食體驗等多元方向發展。本案國防部補助開辦費3,400萬元,第一期撥付1,700萬元。工程總經費2600萬元(國防部補助1,000萬元、縣府自籌1,600萬元),工期計180日曆天,於111年2月22日辦理開工典禮。
11.歷史建築彰化八卦山大佛修復工程:八卦山大佛民國50年落成,曾有東亞第一大佛美名,也是彰化八景之一,於民國91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本案文化資產局核定總經費計3,100萬元,該局補助85%,工期計300日曆天,於111年3月3日辦理開工典禮。
12.縣定古蹟鹿港金門館修復工程:鹿港金門館建築原為許樂三的宅邸,清嘉慶十年(1805)整修為「班兵伙館」使用,同時供奉分香自金門東門內校場觀德堂的蘇府王爺,在清末時改稱金門館,因建築形式非常具有歷史特殊性及稀少性,極富歷史文化價值,於民國89年將其指定為縣定古蹟。本案文化資產局核定總經費計2,000萬元,該局補助75%,工期計365日曆天,於111年3月7日辦理開工典禮。
13.歷史建築八卦山紅毛井設施修繕工程:紅毛井於民國95年登錄為歷史建築,係荷蘭人佔據台灣時,由荷蘭傳教士與士兵於此處駐紮掘井取水,故當地人稱此井為「紅毛井」或「番仔井」,井旁供奉福德正神,以喻「飲水思源」。本案由縣府補助彰化市公所68萬元,另由公所自籌新臺幣30萬731元,工期計45日曆天,於111年5月27日辦理開工典禮。
14.歷史建築原台中州農會田中倉庫修復工程:「原台中州農會田中倉庫」位於田中碾米廠內,為日治後期建築,屬於縣內稀少性的日式穀倉建築,於94年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因材料的自然老化與外力作用破壞下,建物損壞情形嚴重。本案文化資產局核定總經費計8,200萬元,該局補助65%,工期計540日曆天,於111年9月2日辦理開工典禮。
(二)竣工典禮10案:
1.縣定古蹟彰化集樂軒修復工程:彰化集樂軒於民國101年由縣府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惟建築物在長期生物侵害及地震作用破壞下,損壞情形嚴重,經文化局辦理修復工程規劃設計及修復工程發包作業,文化資產局核定修復工程計畫總經費1,500萬元,於109年7月6日辦理「彰化縣縣定古蹟彰化集樂軒修復工程竣工暨復館典禮」,目前已成功招生並展開教學,實為本縣文化資產修復再利用之成功案例。
2.歷史建築和美街長宿舍修復工程:和美街長宿舍為保存良好的日治時期街庄級之行政官署宿舍,具折衷主義建築風格,有歷史文化價值及時代意義,97年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文化局辦理和美街長宿舍委託修復工程,以有效保存本縣歷史建築,延續有形文化資產之生命。本案文化資產局核定計畫總經費4,000萬元,該局補助60%,109年9月19日辦理竣工典禮,109年10月30日辦理驗收。
3.歷史建築社頭泰安岩修復工程:社頭泰安岩創建於清道光14年(1834),創設時間久遠,為開發史中庄頭廟奉祀原鄉信仰。民國101年指定為縣定古蹟,惟長期受自然災害與外力影響致建物損壞,現已修復完成並於110年12月31日辦理入火安座。
4.鹿港和興派出所宿舍修繕再利用工程:本案以和興派出所宿舍群為核心,結合歷史建築和興派出所,打造為鹿港青年創意基地。已於110年7月修繕完成,青年創意基地於110年9月16日開幕。
5.福興穀倉歷史場景再造營運中心修復工程:福興穀倉的建築可分三部份,分別是散裝稻穀貯藏倉庫、三層樓碾米機房及以檜木搭建而成的碾米機器,尤以穀倉屋頂之老虎窗構造最為特殊,民國9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本案已於110年7月修復完成,目前由文化局管理,辦理活動、展覽、參觀等。
6.文開書院漢學中心工程:文開書院係由鹿港海防同知鄧傳安倡議興建書院,泉廈八郊商紳捐資響應,書院孕育多位舉人、進士,開啟鹿港文風的輝煌時期。為活化書院空間,重現傳統詩歌、文學、藝術、戲曲等人文精神,已於110年6月完成相關工程,現提供民眾參觀、參拜。
7.歷史建築鹿港十宜樓修復工程:十宜樓是昔日騷人墨客吟詩誦對的聚會空間,極富歷史文化價值,民國90年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本案文化資產局核定計畫總經費計4,500萬元,該局補助75%,於111年7月11日辦理竣工典禮,規劃作為展覽、講座及導覽的據點,致力打造成為藝文與推廣文化資產的新興場域,再現十宜樓的歷史風華。
8.歷史建築八卦山紅毛井設施修繕工程:紅毛井於民國95年登錄為歷史建築,係荷蘭人佔據台灣時,由荷蘭傳教士與士兵於此處駐紮掘井取水,故當地人稱此井為「紅毛井」或「番仔井」,井旁供奉福德正神,以喻「飲水思源」。本案由縣府補助彰化市公所68萬元,另由公所自籌新臺幣30萬731元,於111年7月27日辦理竣工典禮。
9.歷史建築大城咸安宮修復工程:咸安宮創建於清朝道光年間,1666年先民吳氏至福建泉州奉請保生大帝來大城厝莊奉祀,1821年廟宇開始興建,經過數次改建,最終1930年竣工,成現今格局,是當地最重要信仰中心之一,民國97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本案文化資產局核定計畫總經費計2,853萬元,該局補助75%,於111年8月27日辦理竣工典禮。
10.歷史建築溪湖庄役場修復工程:溪湖庄役場建於1935年,建築外觀為幾何造型,造型典雅樸實,為當代經典藝術建築之一。1945年以後為溪湖鎮公所辦公大樓,在鎮公所遷移以前,一直是溪湖鎮的行政中心,於民國91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本案文化資產局核定計畫總經費計3,825萬元,該局補助60%,於111年10月23日辦理竣工典禮,修復後成為溪湖的藝文推廣中心,著重深化文化傳承與創新。
縣定古蹟彰化集樂軒修復工程竣工暨復館典禮活動情形
縣定古蹟鹿港鳳山寺浴火重生,辦理開工典禮慶賀
歷史建築彰化梨春園曲館修復工程開工典禮
鹿港和興派出所宿舍修繕完工暨青創基地啟用
歷史建築彰化八卦山大佛修復工程開工典禮
聚落建築群彰化中興莊緊急搶修工程開工典禮
108~111年度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辦理文資保存計畫
目標
辦理縣定古蹟、歷史建築之修復工程委託規劃設計及修復工程,以保護文化資產,維護建物與遊客安全,延續本縣古蹟、歷史建築命脈。
內容
108年:
(一)本縣文化資產資源相當豐富,多年來文化局執行文資保存及再利用工作,備受中央肯定,縣府於107年6月積極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爭取108年度「文化資產保存修復及管理維護計畫」(B類)補助案件,獲得文化資產局於108年4月核定經費,共計獲補助5案,核定計畫總經費計1億180萬元。
(二)各項計畫皆採一次發包,分年編列預算,核定經費如下:
1. 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天后宮修復工程委託規劃設計(含因應計畫):600萬元。
2. 彰化縣縣定古蹟社頭斗山祠因應計畫委託規劃設計:80萬元。
3. 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鳳山寺修復工程:2,500萬元。
4. 彰化縣歷史建築鹿港十宜樓修復工程:4,500萬元。
5. 彰化縣歷史建築二林武德殿修復工程:2,500萬元。
109年:
(一)本縣文化資產資源相當豐富,多年來文化局執行文資保存及再利用工作,備受中央肯定,縣府於108年11月至109年7月間積極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爭取109年度「文化資產保存修復及管理維護計畫」(B類)補助案件,獲得文化資產局於109年核定經費共計獲補助26案,含施工、監造、工作報告書類6案、規劃設計類5案、計畫類7案、管理維護及其他計畫8案,核定計畫總經費計8,212萬2,624元。
(二)各項計畫皆採一次發包,分年編列預算,核定經費如下:
1.施工、監造、工作報告書類共6案,核定總經費計4,878萬2,601元:
(1)彰化縣國定古蹟聖王廟修復工程:1,404萬8,107元。
(2)彰化縣國定古蹟元清觀後殿木構件整修及補強工程(含元清觀內外牆等整修維護):490萬4,494元。
(3)彰化縣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白灰壁體修繕計畫:190萬元。
(4)彰化縣歷史建築社頭泰安岩彩繪調查研究及施作工程:641萬元。
(5)彰化縣歷史建築彰化梨春園曲館修復工程:1,466萬元。
(6)彰化縣歷史建築員林鐵路穀倉緊急修繕計畫:686萬元。
2.規劃設計類共5案,核定總經費計845萬元:
(1)彰化縣縣定古蹟大村賴景祿公祠修復工程規劃設計(含因應計畫):130萬元。
(2)芬園庄役場地方創生活化計畫:215萬元。
(3)彰化縣歷史建築社頭劉氏家廟芳山堂修護工程規劃設計(含因應計畫):150萬元。
(4)彰化縣國定古蹟和美道東書院損壞調查研究暨規劃設計(含因應計畫):200萬元。
(5)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文武廟修復工程規劃設計(含因應計畫):150萬元。
3.計畫類共7案,核定總經費計1,414萬元:
(1)彰化縣歷史建築員林鐵路穀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150萬元。
(2)彰化縣歷史建築永靖邱氏宗祠修復及再利用計畫:150萬元。
(3)彰化縣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230萬元。
(4)彰化縣歷史建築原福興外埔機場防空砲台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暨原福興外埔機場周邊景觀普查計畫:170萬元。
(5)彰化縣有形文化資產普查計畫(第一期):148萬元。
(6)彰化縣歷史建築員林育英國小校長宿舍修復及再利用計畫:215萬元。
(7)彰化縣文化景觀彰化臺鐵舊宿舍群保存維護計畫案:351萬元。
4.管理維護及其他計畫共8案,核定總經費計1,075萬23元:
(1)109年度「彰化縣文資防護專業服務中心」:250萬元。
(2)文化資產系統性數位資源保存示範計畫:190萬元。
(3)彰化縣文化資產資料盤點、數位化暨資料庫建置計畫:200萬元。
(4)109年度彰化縣國定古蹟和美道東書院日常維護計畫:60萬元。
(5)109年度彰化縣古蹟歷史建築防災防盜設施建置計畫:167萬元。
(6)彰化縣文化局(彰化縣文化資產保護所籌備處)109年專責機構人力精進服務計畫:126萬23元。
(7)2020全國古蹟日「漫遊美歷彰化」計畫:50萬元。
(8)110年度彰化縣縣定古蹟餘三館日常管理維護計畫:32萬元。
110年:
(一)本縣文化資產資源相當豐富,多年來文化局執行文資保存及再利用工作,備受中央肯定,縣府於109年11月至110年12月間積極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爭取經費挹注,獲核定補助計21案,含施工、監造、工作報告書類6案、規劃設計類1案、計畫類6案、管理維護及其他計畫8案,核定計畫總經費計1億8,138萬3,352元。
(二)各項計畫皆採一次發包,分年編列預算,核定經費如下:
1.施工、監造、工作報告書類共6案,核定總經費計1億5,353萬元:
(1)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金門館修復工程:2,000萬元。
(2)彰化縣歷史建築原台中州農會田中倉庫修復工程:8,200萬元。
(3)彰化縣縣定古蹟彰化振豐源商行緊急加固保護工程:573萬元。
(4)芬園庄役場地方創生文化環境營造計畫:4,500萬元。
(5)彰化縣縣定古蹟埔鹽大有陳順昌號緊急加固保護工程:50萬元。
(6)彰化縣縣定古蹟彰化慶安宮修繕計畫書:30萬元。
2.規劃設計類1案,彰化縣文化景觀彰化臺鐵舊宿舍群3棟修復工程規劃設計(含因應計畫),核定總經費計220萬元。
3.計畫類共6案,核定總經費計1,378萬元:
(1)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鳳山寺彩繪調查研究計畫:78萬元。
(2)彰化縣縣定古蹟彰中校長宿舍暨歷史建築彰中日式宿舍群修復及再利用計畫:200萬元。
(3)彰化縣歷史建築員林郡高等官舍修復及再利用計畫:230萬元。
(4)彰化中興莊保存及再發展暨修復或再利用計畫:500萬元。
(5)彰化縣縣定古蹟彰化振豐源商行修復及再利用計畫:170萬元。
(6)彰化縣縣定古蹟埔鹽大有陳順昌號修復及再利用計畫:200萬元。
4.管理維護及其他計畫共8案,核定總經費計1,187萬3,352元:
(1)彰化縣文資防護專業服務中心:350萬元。
(2)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丁家古厝日常管理維護計畫:42萬元。
(3)國定古蹟馬興陳宅(益源古厝)斗子砌磚牆災後修繕復原計畫:25萬元。
(4)2021全國古蹟日「美歷彰化GO!好玩」:100萬元。
(5)110年度「文化資產系統性數位資源保存示範計畫」:192萬2,500元。
(6)110年至111年彰化縣文化資產資料盤點、數位化暨資料庫建置計畫:105萬8,824元。
(7)彰化縣110年度考古遺址監管保護計畫:113萬2,308元。
(8)彰化縣鹿港第一公墓考古試掘探勘評估計畫:258萬9,720元。
111年:
(一)本縣文化資產資源相當豐富,多年來文化局執行文資保存及再利用工作,備受中央肯定,縣府於111年1月至12月間積極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爭取經費挹注,獲核定補助計21案,含施工、監造、工作報告書類7案、規劃設計類3案、計畫類3案、管理維護及其他計畫5案,核定計畫總經費計3億4,362萬元。
(二)各項計畫皆採一次發包,分年編列預算,核定經費如下:
1.施工、監造、工作報告書類共7案,核定總經費計3億1,784萬元:
(1)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興安宮修復及再利用工程:1,500萬元。
(2)彰化縣歷史建築埔鹽南勢埔公館緊急加固保護工程(含工作紀錄):150萬元。
(3)彰化縣歷史建築二林武德殿修復工程:3,000萬元。
(4)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三山國王廟修復工程:1,850萬元。
(5)彰化縣縣定古蹟社頭斗山祠因應計畫及損壞修繕工程:798萬元。
(6)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日茂行修復工程:4,600萬元。
(7)彰化縣聚落建築群彰化中興莊修復工程:1億1,500萬元
(8)鹿港公會堂修復及再利用工程:1,829萬元
(9)彰化縣縣定古蹟彰化南瑤宮修復工程:6,557萬元。
2.規劃設計類共4案,核定總經費計675萬元:
(1)彰化縣歷史建築二林公學校禮堂修繕暨因應計畫規劃設計(含補充調研計畫):170萬元。
(2)彰化縣歷史建築鹿港施進益古厝房屋結構傾斜調查暨修復工程委託規劃設計(含因應計畫):250萬元。
(3)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丁家古厝修復工程委託規劃設計(含因應計畫):160萬元。
(4)鹿港街長宿舍修復及再利用之規劃設計:95萬元。
3.計畫類共4案,核定總經費計1,197萬元:
(1)彰化縣歷史建築大村五通宮修復及再利用計畫:150萬元。
(2)彰化縣鹿港歷史街區申遺文本撰寫及評估計畫:150萬元。
(3)彰化縣歷史建築埔鹽南勢埔公館修復及再利用計畫:170萬元。
(4)古蹟保存區木構造建築現況檢測及保存維護工作(白蟻防治):727萬元。
4.管理維護及其他計畫共5案,核定總經費計706萬元:
(1)112年度彰化縣文資防護專業服務中心:350萬元。
(2)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丁家古厝日常管理維護計畫:36萬元。
(3)111年至112年彰化縣文化資產資料盤點、數位化暨資料庫建置計畫:100萬元。
(4)彰化縣111年度考古遺址監管保護計畫:110萬元。
(5)彰化縣112年度考古遺址監管保護計畫:110萬元。
成果/進度
108至111年
(一) 已完成:
1.工程類19案:縣定古蹟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縣定古蹟芬園寶藏寺、縣定古蹟彰化集樂軒、歷史建築和美街長宿舍、歷史建築社頭泰安岩、鹿港和興派出所宿舍、福興穀倉歷史場景再造營運中心、文開書院漢學中心、歷史建築鹿港十宜樓、縣定古蹟鹿港鳳山寺、歷史建築八卦山紅毛井、歷史建築大城咸安宮、歷史建築溪湖庄役場、縣定古蹟永靖忠實第、歷史建築社頭泰安岩彩繪、國定古蹟元清觀、國定古蹟彰化聖王廟、國定古蹟馬興陳宅、聚落建築群彰化中興莊緊急搶修修復工程。
2.規劃設計類21案:歷史建築臺灣菸葉耕種時業改進社(宿舍)、歷史建築花壇八卦窯、歷史建築彰化梨春園曲館、縣定古蹟鹿港金門館、歷史建築埔心羅厝天主堂、縣定古蹟鹿港興安宮、縣定古蹟社頭斗山祠、縣定古蹟鹿港三山國王廟、歷史建築鹿港友鹿軒暨鹿港意和行、縣定古蹟鹿港地藏王廟彩繪、縣定古蹟大村賴景祿公祠、歷史建築社頭劉氏家廟芳山堂…等修復工程規劃設計(含因應計畫)。
3.計畫類17案:縣定古蹟大村賴景祿公祠、歷史建築員林張氏追遠堂、歷史建築二水公會堂、歷史建築二水分駐所(所長宿舍及升旗台)、歷史建築東門吳汝祥4連棟街屋、縣定古蹟大村武魁新厝、歷史建築鹿港街長宿舍、歷史建築員林鐵路穀倉、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歷史建築永靖邱氏宗祠、歷史建築福興外埔機場防空砲臺…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4.管理維護及其他計畫23案:108年度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丁家古厝日常管理維護計畫、彰化縣國定古蹟和美道東書院日常維護計畫、110年度彰化縣縣定古蹟餘三館日常管理維護計畫、彰化縣鹿港第一公墓基礎調查及搶救策略評估研究計畫、109年度文化資產系統性數位資源保存示範計畫、2020全國古蹟日「漫遊美歷彰化」計畫、2021全國古蹟日「美歷彰化GO!好玩」、109年度文化資產系統性數位資源保存示範計畫、彰化縣111年度考古遺址監管保護計畫、彰化縣有形文化資產普查計畫、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丁家古厝日常管理維護計畫…等。
(二)持續執行中及陸續辦理發包共37案:工程類17案、規劃設計類5案、計畫類10案、管理維護及其他計畫5案。
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現況
歷史建築員林鐵路穀倉現況
歷史建築社頭泰安岩修復完成現況
文化景觀舊台鐵宿舍3棟獲補助理規劃設計
縣定古蹟彰化振豐源商行獲補助辦理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歷史建築原台中州農會田中倉庫獲補助辦理修復工程
聚落建築群彰化中興莊廣廠修復完成現況
遊藝南北—戲曲傳習與教育扎根
目標
(一)凝聚地方力量發揚傳統曲藝,形成南北管人文藝術風氣:於各鄉鎮市成立南北管館閣、復振佚散館閣或開設社區研習班,成為社區居民傳習據點,藉由居民相互連結,擴展南北管傳承網路,產生遍地開花效應。學員不分年齡層一起研習,有助代間融合與理解,也常見老中青家族成員參與其間,能促進家庭和諧、亦提升家庭功能,推動保存傳統藝術文化目標之外,也具正面社會意義。
(二)地方藝文特色向下扎根、向上成長,形塑青少年在地文化意識與認同:於各鄉鎮市學校開設研習班傳承南北管技藝,以一校一館閣的策略,驅動傳承動能生生不息;並辦理推廣活動大幅傳遞小學堂形式的基礎知識,讓孩童普遍認識家鄉特色音樂戲曲,同時創造潛在的欣賞人口。薪傳深耕與推廣普及並重,形塑青少年在地文化意識與認同。
內容
(一)傳習計畫
1.社區館閣傳習:支持開設社區及館閣研習,輔導佚散的館閣復館,截至109年已開設社區研習班2班、新設館閣5館、復振館閣4館,藉由居民相互連結,擴展南北管傳承網路,產生遍地開花效應,亦能協助社區活動演出,建立地方居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
.校園傳習:截至109年已在15所學校開設20個社團或班級,以「一校一館閣」策略作為扎根佈局的主要方針,藉著地緣網絡,邀請藝師進入在地學校傳授南北管音樂戲曲,傳統藝師一身所學得以在校園開枝散葉,同時,校園內現代師徒的傳承精神也延伸至藝師所屬館閣,傳統館閣因此有源源不絕的年輕新血加入,形成紮實的薪傳網路。
(二)教師研習活動:為普及南北管在學校的推廣,邀請學術與藝術專長兼具之藝師主持教師研習營,帶領教師認識南北管藝術文化,研討教學方法,期望參與研習的教師回校推動南北管欣賞課程,培養更多年輕的欣賞人口,使學校成為潛在的、未來的南北管人的啟蒙場所。
(三)專家入班觀課:為協助於學校研習班授課之傳統藝師更適宜學校教學性質,邀請具教育背景之專家學者到校觀察藝師授課,給予教學建議,以提升授課品質。
(四)傳藝展演-推廣及演出活動
1.校園推廣活動:為推介本縣特色表演藝術南北管予小朋友認識,109年預定辦理13場校園推廣活動,以示範演出、樂器操作體驗、戲曲故事介紹、傳統曲譜新鮮唱、傳統唱腔試唱等方式讓小朋友認識家鄉的傳統表演藝術,期能年輕化欣賞人口,讓具本縣代表性的南北管音樂戲曲永續傳承。
2.文化體驗工作坊:於暑期辦理文化體驗工作坊,南北管各1場,每場6小時,招收對象為小學三年級以上學生,目的在於以較深度且實際的操作方式,讓小朋友認識南北管傳統藝術。
3.大型活動演出
(1)鹿港慶端陽:安排本計畫合作之4座鹿港南管館閣,以及大鹿港地區6所學校南管研習班演出,彰顯鹿港深厚文化底蘊,並藉由全國重要節慶活動展現在地文化藝術特色,現場並安排品茗茶席及闖關遊戲,在趣味氛圍中喫茶賞樂,闖關得好禮。
(2)南北管秋之饗宴:以秋之豐收概念,安排本計畫各學校研習班發表成果演出,共14校參與演出,提供文化部檢視本縣辦理學校扎根教育成果的平台,也是各校同學切磋技藝的大舞台,藉以激勵研習動機,並在歡樂溫馨及濃濃的傳承氣息中,增進校際情誼,引領民眾認識傳統戲曲之美,展現本縣推動南北管教育扎根的努力與成果,現場並安排品茗茶席及闖關遊戲,在趣味氛圍中喫茶賞樂,闖關得好禮。
成果/進度
108年:
(一)計畫自年初啟動,從洽談合作學校、館閣,規劃活動,至各工作項目執行完成,於12中旬完成全案。
(二)已確認開班學校,於9月份正式開課;教師研習活動、傳統戲曲節演出、期末成果演出、跨界劇場校園巡演;執行中的工作有賞析教材編製、跨界劇場公演之排練及校園推廣活動;鹿港慶端陽則已執行完成。
109年:
(一)傳習計畫
1.社區館閣傳習:109年復館1館(集樂軒),達成進度。
2.校園傳習:109年開設2校(伸港國中、社頭鄉舊社國小),達成進度。
(二)教師研習活動:南北管各1場,已完成。
(三)專家入班觀課:安排3場次,已完成。
(四)傳藝展演-推廣及演出活動
1.校園推廣活動:已完成辦理13場,5至7月各1場;9月2場;11月3場;12月5場。
2.文化體驗工作坊:南北管各1場,已完成。
3.大型活動演出
(1)鹿港慶端陽:於端午節期間辦理完成。
(2)南北管秋之饗宴:109年11月22日已辦理完成。
110年:
(一)傳習計畫
1.社區館閣傳習:110年開館1館(廣義軒),達成進度。
2.校園傳習:110年開設1校(華龍國小),達成進度。
(二)賞析教材編製:南管國中二年級、北管國中一年級、高甲戲曲國小中年級,共3件。
(三)教師研習活動:南北管各1場,已完成。
(四)專家入班觀課:安排8場次,已完成。
(五)傳藝展演-推廣及演出活動
1.校園推廣活動:已完成辦理3場,3、5、12月各1場。
2.社區館閣成果演出:安排8場次,已完成。
3.學校成果演出:與傳統戲曲節合併於110年11月13~14日辦理「2021彰化傳統戲曲節暨南北管扎根成果演出」。
111年:
(一)傳習計畫
1.社區館閣傳習:111年開設1館(福興鄉仁安宮八音吹)。
2.校園傳習:111年開設東山國小北管校本課程6班。
(二)賞析教材編製:編製2件。
(三)專家入班觀課:8場次。
(四)藝師教學演示:南北管各1場次。
(五)教師研習活動:南北管各1場次。
(六)教師教學演示:南北管各1場次。
(七)傳藝展演-推廣及演出活動
1.校園推廣活動:7場次。
2.文化體驗工作坊:南北管各1場次。
3.社區館閣成果演出:10場次。
4.學校成果演出:13所學校聯合匯演「2022南北管秋之饗宴」。
(八)南北管主題展示:佈置12所學校南北管主題牆。
(九)行銷宣傳:撰寫保存團體及復館計14館之館閣電子書
(十)大型活動演出:
1.鹿港慶端陽:安排大鹿港地區館閣及學校演出,內含本計畫團隊。
2.南北管秋之饗宴:111年11月20日辦理。
廣義軒北管班上課情形
華龍國小北管班上課情形
忠孝國小七子戲研習班成果演出
新華社區北管班成果演出
鹿東國小學校成果演出
美好彰化 社區揚帆
目標
將藝文扎根於社區,吸引青年返鄉加入社區營造工作。
內容
建構擴大引發社區居民、青年共同參與之擾動、培力策略:藉由更多議題社群的導入,透過不同的計畫方案,亦或自主提案亦或結盟提案並行,使各單位可依本身的條件及需求據此辦理相關營造工作,以期達到整合資源進行在地知識發掘與累積運用之目的。
成果/進度
108年:
(一)108年2月完成第10屆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推動及協調委員會委員聘任。
(二)108年3月徵選出專業團隊(南華大學)協助辦理社區營造事務。
(三)108年5月完成社區營造點徵選會議。
(四)108年6-8月陸續辦理社造小組下鄉輔導會議。
(五)108年6月~陸續辦理公所及營造點訪視。
(六)108年7月完成人才培訓課程。
(七)108年7月完成社區營造共識營活動。
(八)108年7月完成新住民計畫徵選會議。
(九)108年9月辦理社造論壇。
(十)108年底結合相關局處辦理社造博覽會(成果展)。
109年:
(一)109年3月14日辦理社區營造提案輔導計畫說明會,結合城觀處「社區規劃師」及農業處「農村再生」,讓民眾深入了解計畫內容與辦理方式。
(二)109年社區營造點徵選計畫,規劃「議題社造」、「青春社造向前行」、「彰化味在地知識推廣」及「跨域結盟」,於6月公告入選單位,計30個單位。
(三)新住民及新興社區提案計畫於8月公告入選單位,合計10個單位。
(四)截至109年10月31日止,辦理跨局處社造整合會議5場(社造委員會1場、工作小組4場)。
(五)截至109年10月31日止,社造下鄉輔導交流策進5場(和美、鹿港、埤頭、溪州及二林公所),藉以強化公所人員社造觀念及社區營造平台工作。
(六)109年11月22日於彰化縣立體育場辦理社區營造博覽會活動,內容包括青年社造、靜態成果、特色攤位、藝文表演、體驗DIY、遊戲闖關、集點摸彩、社區趣味競賽等。
110年
(一)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
為配合文化部辦理「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辦理本縣社區輔導團隊徵選,培育社區營造專業人才,輔導成熟型社區幹部成為本縣社區營造未來師資,並加入第三期計畫關注議題題,執行工作如下:
1.完成社造相關計畫辦理:
(1)10月至11月,相關營造點串連結合北斗郡守官舍或社區內辦理成果展,展現青年社造、多元文化、在地故事、社區產業等社造多樣活力。
(2)11月26日完成辦理「文化議題社造」、「青年社造串聯」、「彰化味在地知識推廣」、「跨域結盟社造計畫」等33個營造點期末成果報告審查。
2.社區(群)培力、諮詢及輔導:辦理四場次主題工作坊,分別於 7月至8月做辦理相關課程如:「文化資產保存議題」、「青年返鄉打造在地品牌」、「文化行銷的方式與概念統整」、「社區產業與觀光」、「傳播影像紀錄」等。
3.行政社造化培力:辦理跨局處社造整合會議、輔導福興鄉公所、埔心鄉公所執行進階社造計畫及永靖鄉公所、秀水鄉公所執行初階社造計畫等,已於11月24日完成鄉鎮所社造期末成果報告審查。
4.新興社區輔導計畫:完成輔導二林鎮原斗社區、埔心鄉大華社區、大村鄉貢旗社區、溪州潮洋社區、員林市崙雅社區等5個新興社區。
5.新住民社造計畫:完成新住民結恩舞團斯莉甘蒂舞團、秀水鄉金興社區、二林新住民關懷協會協會、半線姊妹劇坊等4案。
6.社區營造成果展現:於110年11月8日及11月13日各辦理1場次記者會及社區營造博覽會(成果展)。且在溪湖糖廠辦理社造博覽會,融合各方資源展現本縣社造10大面向,吸引相當多民眾來參加,此外也結合社造博覽會促銷彰化「社區跨域輕旅行」的8大主題跨域遊程,串聯縣內社區的景點及亮點,邀請民眾「體驗在地、探索旅遊」深入在地的特色旅遊。
(二)彰化縣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推動及協調委員會暨工作小組下鄉輔導交流策進:
1.本縣社區營造工作執行多年以來,已有豐碩成果,縣府各局處亦有整合平台會議與輔導團隊,110年主動與公所聯繫,利用各局處社造小組成員,進行相關資源串聯,針對公所進行輔導,盤點檢視資源與需求,進而強化公所人員社造觀念及社區營造平台工作,提升本縣行政社造化。
2.下鄉會議:110年4月29日花壇鄉公所、8月05日二水鄉公所、8月16日芳苑鄉公所、9月06日永靖鄉公所、10月08日北斗鎮公所、11月17日秀水鄉公所、11月30日伸港鄉公所、12月07日埔鹽鄉公所。
3.效益:
(1)參與人次:每場次50人,8場次計400人參與。
(2)將目前中央推行的補助計畫或縣府一些專案,利用這次的機會讓公所了解,透過這個模式,知道地方需求在哪裡,先做溝通,創造更好的社區環境。
(3)8場下鄉,公所提案多元,更涉及觀光旅遊、農村再生、巷弄長照、環境教育、硬體環境及地方創生等,透過與公所面對面討論,提升公所社區營造觀念。
111年
配合文化部辦理「111-112年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111年發展願景為實踐扎根,112年為共好新生,透過營造點徵選及輔導計畫落實世代協力、社群參與及社會共創,達成促進村落文化扎根、擴大民間參與之目標,相關輔導執行工作如下:
(一)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扎根共好欣彰化」相關計畫辦理
1. 10月至11月相關社區營造點串連以「半線共好」社造月系列活動辦理成果展活動,如遊走小西老店家、埔鹽廍子社區閒置老屋規劃作為社區文化藝廊、北斗郡守警眷記憶採集、員林源潭社區修護酸菜桶復興酸菜文化產業等,展現本縣社區多元文化、在地故事、青年社造、社區產業等地方活力。
2. 於11月及12月辦理跨域共好類、扎根培力類、雇工購料類等34單位完成營造點期末成果報告審查。
(二)社區(群)培力、諮詢及輔導
1. 於7月及8月辦理「半線社造學堂」初階及進階課程各1場,辦理社造專業及導入地方創生概念課程,持續培力基礎社造人才及傳達社造觀念,並辦理營造點分享交流,以旗艦型營造點帶領基礎型營造點共同學習及成長,參與人次86人。
2. 10月1日辦理「彰化縣共好新生社造跨域工作坊」,聘請專家學者、豐富實務社造經驗的在地人士,和社區民眾、青年進行多方與談分享,參與人次57人,以掌握在地社區及文化轉變的契機,以及社造工作未來努力的方向。
(三)社區營造成果展現:
111年社造博覽會活動時間:111年10月22日~11月18日整合局處資源及社區成果展規劃辦理,以「半線共好」社造月系列活動,串聯「共好學」12處社造月成果集點戳章,參觀人次計6,123人次,「共好遊」民眾參加8條社區輕旅行人次計305人次,及10月29日「共好玩」社造博覽會攤位體驗DIY及好康摸彩活動參與人次約2,500人次,結合在地資源整合銷及創造地方產值效益。
109年3月14日社區營造提案輔導計畫說明會
109年7月23日社造下鄉交流策進會議
人才培訓課程
彰化縣長王惠美及縣府團隊下鄉輔導公所,一起把社造和施政做得更好 讓彰化更美更好
111年社區營造博覽會開幕全體合照
111年社區營造博覽會啟動儀式
彰顯人權文化內涵
目標
為因應縣定古蹟及歷史建築修復後活化議題,以更多元方式注入活水,文化局運用在地力量、帶入文化及藝術活動積極活化歷史建築「北斗郡守官舍」(彰化縣二二八暨人權紀念館)。
內容
108年度由委外團隊進駐規劃系列活動,辦理故事種子導覽員培訓實作坊,培訓故事專長志工進駐,期許善用歷史建築空間並為該場所創造特色。
成果/進度
108年:
(一)108年2-4月委託本縣傑出團隊萍蓬草兒童劇團進駐規劃系列活動,辦理故事種子導覽員培訓實作坊。
(二)108年6月徵選出策展專業團隊。
(三)108年6月徵選出營運管理團隊。
(四)108年8月辦理志工招募。
(五)108年8月31日辦理開幕活動。
109:
(一)109年開館自109年01月01日至11月30日,參觀人數約850人次。
(二)109年4/12創意寫生140人。
(三)109年5/10人權種子志工研習營30人。
(四)109年8/2-10/11繪人權走歷史-古鎮風華輕旅行15場次。
(五)109年8/15手護人權園遊會800人。
110年:
(一)開館自6月24日至10月31日,參觀人數2,229人次。
(二)8月25日、26日、10月16日,辦理3梯次「認識人權暑假營隊」活動,參加人數210人次。
(三)8月20日、27日、9月4日、18日、19日辦理「異鄉情藝術工作坊」,參加人數420人次。
(四)10月16、17日辦理「多元風味市集」,參加人數988人次。
(五)10月23日辦理「彰化縣人權暨多元文化共學日活動」,參加人數988人次。
(六)9月12日至10月30日辦理「2021移動人權特展–移探視界」。
(七)專題演講:【專題演講1】臺灣新住民教育發展協會李孟涵理事長,參加人數15人、【專題演講2】台灣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梁金妮理事長,參加人數19人、【專題演講3】臺灣新住民發展與交流協會李明輝理事長,參加人數16人、【專題演講4】彰化縣新移民發展協會張寶月理事長,參加人數8人、【專題演講5】前立法委員林麗蟬,參加人數18人。
(八)移工紀錄片放映會,第一場放映會《來自異鄉的在地人》參加人數34人,第二場放映會《再見,可愛陌生人》參加人數33人、第三場放映會《阿紫》參加人數13人。
(九)二二八事件研究1案,撰文/北斗家商歷史科林芳瑩。
(十)人權教案開發1案,彰化縣北斗國民小學110學年度彈性學習校訂課程計畫。
彰化縣二二八暨人權紀念館外觀
內部展示(刻正換展中),彰顯人權文化
繪人權走歷史-古鎮風華輕旅行
創意寫生頒獎
傳統音樂戲曲傳習計畫
目標
(一)增加傳統音樂戲曲之學習人口。
(二)延續藝師生命、扶植新血。
(三)培育傳統戲曲薪傳師資。
內容
(一)南管傳習課程:目前設有南管研習甲、乙、丙、丁、二林班共5個班,延聘本縣知名南管館閣之藝師,傳授學員樂器演練及戲曲的唱腔等技藝課程。
(二)北管傳習課程:聘請彰化資深館閣藝師授課,目前設有北管研習甲、乙、丙、丁、戊班共5個班,課程包括基礎曲牌、戲劇入門等,目前於北彰化及南彰化皆開辦北管課程。
(三)戲劇傳習課程:目前開設七子戲研習班、北管戲研習班各一班,高甲戲研習班兩班;課程內容方面,根據老師擬定之教學內容進行授課,著重於舞臺身段演出與前後場之配合,重現精彩的演出風貌。
成果/進度
(一)目前14班研習班皆已今年度3月分陸續開班授課,各班皆已準備年度授課教材,每周固定辦理研習課程,各班學員人數合計達368人。
(二)另已配合南管樂界祭儀每年分別於3月及10月辦理辦理孟府郎君季祭典活動,南管各研習班皆參與活動;另也積極推動研習班參與各地社區、廟宇之戶外演出,增進學員臨場演出經驗,培養登臺演奏實力,活化傳統戲曲教學。
7月25日北管研習班於北斗中和社區辦理演出活動
4月13日辦理南管孟府郎君春季祭典
南管教師教學演示
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計畫
目標
(一)彰化縣擁有豐富無形文化資產資源,包括傳統表演藝術以及民俗,傳統表演藝術登錄的保存團體,南管共有三團、北管共有五團、布袋戲共有兩團,南北管團隊的登錄數量為居全國之冠,縣府也協助保存團體辦理相關活動,讓傳統文化薪傳不墜。
(二)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和魯班公宴都登錄為彰化縣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皆屬民俗中之宗教文化,極富文化資產價值,值得保存與發揚。
內容
(一)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從清朝時期即開始舉行,至今已180多年,每年展開遶境祈福活動,都能吸引在地與外地的民眾共襄盛舉。活動由同安寮十二庄共十五間宮廟中選出主辦宮廟,由主辦宮廟負責處理2天1夜的行程與路線,媽祖神尊遶境第一天的行程當晚也會在該宮廟駐駕,當晚除了有藝陣、神將團等表演,文化局也安排南、北管樂曲演出,並安排歌仔戲展演,使民眾欣賞傳統音樂與戲曲,做一優質的文化人。<
(二)魯班公宴也舉辦逾24屆,每一年都是工藝界的盛會,許多工藝家齊聚一談品評研磨各家工藝家之技藝,每年會邀請108位知名的工藝家,由其創作手工藝品,並以特殊的看桌形式展示工藝作品,供民眾觀賞。另工藝家也會於會場內輪值解說創作來由與作品意涵等。另活動中也安排合唱團、土風舞蹈團及南管樂曲演出,於典雅的環境中呈現高雅的藝術氣息。巧聖先師祀典儀式即由主、陪祭官向工藝祖師魯班公獻五寶與鮮花素果等,表示一片真摯的敬意。
成果/進度
(一)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遶境祈福活動已於108年4月13、14日辦理完畢,本次遶境路線橫跨福興鄉、埔鹽鄉、秀水鄉,民眾陪同媽祖遶境,象徵平安與賜福。今年由埔鹽鄉崙雅腳的聖和宮主辦,13日當晚也在此駐駕,本次2天1夜之活動估計吸引3萬名民眾參與。109年因疫情影響停辦,110年4月24日則由新興村仁興宮作為大公館,當晚也在此駐駕,本次遶境祈福活動特點為適逢台灣限水政策,接媽祖聖駕時特意收起「風雨免朝」的令旗,並於團拜媽祖前舉行祈雨儀式,希望媽祖如同當年於同安寮地區降下甘霖一樣解決缺水危機。111年4月9、10日由大有村慈賢宮輪值大公館,遵循往例迎請媽祖,順利完成接駕、團拜、福宴及遶境儀式。
(二)108年鹿港魯班公宴已於108年6月7-9日辦理完畢,本次活動以108桌之看桌形式展出工藝家的手工藝品,活動中也舉行巧聖先師祀典儀式,透過獻上五寶,表達對工藝祖師魯班公之敬意,活動3天民眾可以到場觀賞工藝作品,也安排表演團隊演出,本次3天活動估計吸引3000名民眾參與。109年及110年皆因疫情影響停辦。因應疫情趨緩,111年6月3-5日重啟鹿港魯班公宴,延續舉行民俗祭祀儀式及現場展出工藝家作品傳統,順利完成本年度活動。
(三)另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表演藝術部分,也於108年4月28日協助鹿港聚英社南樂團辦理南管孟府郎君祭典活動,除了祭祀南管樂神外,更邀集全國各地南管館閣齊聚鹿港,辦理整絃會奏,以樂會友,互為切磋樂藝,展現南管音樂之美。另於110年4月10日至11日於鹿港龍山寺舉行兩百週年全國整絃大會,迎來創社200週年歷史光點,聚英社作為東道主邀集全台26個南管樂團、樂社共襄盛舉,以樂會友,辦理「兩天一夜」的排場,復刻早期南管奏樂場景。而第一日真真正正演到晚上,靜謐的龍山寺在燈光照映下,諦聽優雅舒緩的南管樂,別有一番古樸傳統的韻味。
(四)在108年7月21日,也協助梨春園北管樂團辦理北管樂神「西秦王爺聖誕祭典」及一系列音樂戲曲表演活動,梨春園館員輪番上陣,帶來熱鬧激昂的北管樂曲。
108年鹿港魯班公宴
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繞境祈福活動
108年4月28日於鹿港龍山寺協助聚英社南樂團辦理南管孟府郎君春季祭典
108年7月21日於梨春園曲館,協助梨春園北管樂團辦理西秦王爺祭典活動
111年鹿港魯班公宴-巧聖先師祀典儀式
111年施政成果照片-同安寮十二庄媽祖遶境祈福-接駕儀式